|
 |
 |
|
丹參的生長習性及田間管理 |
發布時間:2014/1/10 來源:重慶和本農業有限公司 閱讀:6302次 |
丹參植株的吸肥力很強,依靠其強大的根系,可從土壤的表層與深層吸收養料。在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中,生長發育就很好,在多施基肥、配合追氮肥的情況下效果更佳。在氮磷鉀嚴重虧缺時,丹參植株會表現出一定的生理病態。通常表現為:在缺氮的情況下,初期葉片顏色逐漸由深綠變為淺綠,植株生長緩慢;嚴重時生長點不發育或壞死,不再生長新葉,老葉逐漸枯黃,根部細小,產量極低。在缺磷時,葉為綠色,有時為紅褐色,初期葉上有明顯褐色斑點,后期斑點擴大并干焦,葉有葉扭卷,新葉生長緩慢。缺鉀時,植株葉綠色至深綠色,葉片寬大,葉柄細長嫩弱,表現徒長,有時老葉邊緣有較大褐斑,葉脈深綠色,其他部分淡綠色,出現明顯老斑。 一般在苗出齊后,便進一遍中耕除草,這時宜淺不宜深。第二次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,中除時要防根部避免傷根,第三次6月下旬至7月中下旬,結合中耕除草,重施1次腐肥,每畝約3000公斤,加過磷酸鈣25公斤,餅肥50公斤,以促參根生長發育,施肥方法采用溝施或開穴施入,施后覆土蓋肥。 丹參自4月中旬將陸續 苔開花,為便養分集中干根生長,出留種地外,一律剪除花苔,時間宜早不宜遲,最好每隔10天摘剪一次,連續進行幾次。留種丹參在剪收過種子以后,植株基葉逐漸衰老或枯萎,對根育生長不利,則可使莖為葉叢重新長出,促進根部繼續生長,因此最好在夏至到小暑將全部莖稈齊地剪掉。
|
|
上一篇:
沒有了
|
下一篇:
沒有了 |
|
 |
|